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积极心理 谈 女性永远不会被“剩女”
幸福大叔发表于 2018-06-17 01:25
--------献给哪些想结婚的女性

现实: 一方面,人民广场相亲角提示着我们:父母为了子女婚恋对象不亦乐乎奔走工作的情况,并且催生了一个
中国特色的单词“剩女”。今天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大概35岁以上单身女性,有可能会被动地戴上这个头衔。
另一方面,大龄女姑娘们并没有父母或者社会上的那样的剩下感觉,她们经济独立,没有另一半的牵
挂,更没有小孩的教育问题,人家生活也很滋润,享受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乐趣。

从积极心理角度来看,女性就不可能被“剩女”,只要想结婚,几乎都可以做到。年纪大,相貌丑,经济
条件差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就是一个,就是心理原因。只要积极心理主导,一定可以结婚。

问题1:什么是积极心理呢?积极心理婚姻观又是怎么说(科普1)?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说。

一、自我评价:是指对自我做出一个客观的婚恋值的评估。

一个女生的婚姻恋爱值(科普2)的高和低是有社会公共价值观来评价的,不以自我或者父母的价值观为准。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百里挑一的最优秀的美女。而让美女们自己来看,也通常会偏高估计自己的婚恋分
值。这也符合人们认知规律,正如孔夫子所言,50才知天命。而恋爱时期正值30左右的年龄,自恋实属正常。
难怪婚恋专家总结当今社会女性恋爱现象时说,7分的女人,认为是8分,想找9分的人结婚。

对自我评价越是符合实情,确切地说,越是符合社会对你的评价标准,你的婚姻机会就越大。那么一个健康的
积极的心理婚恋观应该是怎么样呢?结合婚恋专家的总结,我们变化一下,很容易理解,就是:7分的人,认为
是6、7分,找一个6、7分的人结婚。这一改变就是几个数字,但是真正接受和理解却很难,尤其是对一些价值观
和积极心理向冲突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通过几次恋爱经历,不难作出对自我婚恋值的评估的判断。

凡是经常被追求并有求婚的,证明是自我评估很客观,反之,就可能太自恋啦。通常没有恋爱经历的女孩
也暗示自我感觉太良好。

科普:1,积极心理是指健康的心理,是务实、独立、主动、乐观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状态,它的反义词是消极心理。积极
心理婚恋观是指在积极心理主导下的恋爱婚姻观念。

2,恋爱值是指某一个时段某一个地区,社会婚恋价值观评价分值。譬如今天上海地区,男的以经济实力和事业成
功为分值高,年龄可以显得不是最重要的,是否有过婚姻经历也不是问题。女性是年轻貌美为分值高为主导,
学历、事业、不重要,颜值,年龄最重要是高分值的关键。举例分析,假设同样35岁,男的女的都是大学毕
业,担任企业高管的话,男士可以是砖石王老五,很受恋爱市场欢迎;而女士却恋爱对象难找,可能会被
“剩女”的不公待遇。反之同样25岁帅哥和美女,女的会恋爱值很高,受男士追捧,男士只会被看作小屁孩
而不被看作婚恋对象。

3,自我认知的角度:1)生理的我----年龄、长相、身高、身材等等。注意,女性年龄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恋爱值的。很多女的不愿意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2)心理的我----个性、爱好、成熟度、能力等。
3)社会的我-----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父母情况。个人学历,工作背景等。

问题2:如果自我是7分,把自己认定为6分,可不可以,会发生什么情况?会不会被他人低估了,被他人误会恋爱值?

举例1:张琴,26岁,相貌一般,人品积极,英国留学本科。上海籍。家庭父母公司职员。对自我打分5分,不及格,
担心自己相貌一般嫁不出去。要求对方爱自己,大学文凭,无经济条件要求。结果是大量男生求约见,三周时间
就换一个约见对象,外地的男生也不拒绝,先后有过几个优秀的男生,山东籍律师,江西211大学毕业优秀男生,
最后她选择一个31岁上海籍IT男。恋爱当年26岁结婚。

分析: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放低自己条件,不会被他人低估,相反机会一下子被扩大了。自然成功机会就加强了。
生活中这类故事很多,自我评估偏低的,换句话说,心态积极的人,结婚通常早,或者说她们的结婚愿望可以实现。
这里核心问题就是认知观念。

举例2:甲女,梅芳,38岁,相貌美丽,博士,大学讲师,性格稳重,家庭父母双教授;她的理想伴侣是博士,可以硕士。
乙女,王林,32岁,相貌美丽,大学,工程师,性格内向。家父是公司老板,家里很多套房;她的理想研究生以
上, 帅气,性格成熟。
丙女,李燕,26岁,相貌美丽,大专,公司文员。性格活泼。家庭公司职员。理想伴侣,大学,有一套婚房。

问题3: 假设你是男的,你给以上甲、乙、丙三位美女打分,满分是十分,她们恋爱值打分多少?哪一个分值更好?哪一
个恋爱机会更多?

思考: 为何我们女的年纪越大,机会越低,背景条件越好,给他人的压力的同时,自己恋爱对象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