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忙带娃,似乎成了社会约定俗成的事。
对于如今中国的不少老人来说,“漂”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是专门漂来帮儿女带娃的。
中国的现代社会,不仅仅是年轻人远离家乡成为“北漂”和“南漂”,老年人也随子女去往外地生活,并形成人数日益庞大的群体——“老漂族”。
但这样的“漂移”并不算潇洒,甚至还是一门苦差事。因为有将近一半的“老漂族”,是专门“漂”来帮儿女带娃的。
年轻人都嫌带娃累,老年人却扛过来了。
8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组织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出台。《方案》指出,与本市居民共同生活和共同居住且未在其户籍所在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本市老年人纳入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也就是说,非广州本地户籍的老人也将能享受低保补贴,而这项红利的背后,正是“老漂族”群体。
寒暑假期,正是这些“老漂族”活动的高峰期。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陪着学习玩耍、帮着洗澡哄睡、时刻要注意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一天天下来,这份“假期工”的压力让不少老人直呼“身心俱疲”。
当假期结束,老人领着孩子回到校园,不舍之余,这些爷爷奶奶们恐怕更忍不住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娃终于开学了!
01
晚来负重的老人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从农村专程到城里来帮忙带孙刘曼华(化名),在接受红网的采访时就曾坦言,带娃压力很大。
“全天带娃精力要花得更多了。平时在学校有老师帮忙管着,我不用太多费力,就接送和做饭。但到了假期,我还要监督她写作业,可她整天就上网看电视,劝也劝不听,我天天唠叨她,孙女还嫌我烦。”
刘曼华很无奈,儿子儿媳太忙了,基本没空管孩子,自己只能“挺身而出”。
在当下,像刘曼华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怎么带娃、谁来带娃的难题,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跟着来了。
日前,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的一项针对广州市0~3岁托幼服务的调研发现,有近六成家长表示会送孩子“入托”。但实际上,受访者中0~3岁的宝宝55%靠家里老人带,17%靠全职妈妈带,3%靠全职爸爸带,仅4.68%的人将孩子放在托幼机构。
送托幼机构、请保姆帮带,费钱就不说了,更得提着心吊着胆;辞职专门带娃吧,奶粉钱、学费、房贷……想想就要命。能养得起孩子就已经谢天谢地,更别说多花时间来带了。
于是,“陪”的这一部分,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爷爷奶奶们身上。
一项全国范围内的“隔代抚养”调查结果也同样指出,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一半左右属于“隔代抚养”,到了北京,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0%。
如今,“隔代帮忙”早已不是以享受天伦之乐为前提,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带娃”成了他们晚年时期一项不可避免的重要使命。
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见老人带娃的身影。
02
“带娃让我心力交瘁”
据有关媒体报道,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不久前接收了这样一个病例:65岁的黄阿婆因胸闷、心慌前来就诊。经检查,阿婆的各项指标却均是正常,家人也表示她身体健康,没什么基础疾病,阿婆的病因一时成谜。
心血管内科诊断无果后,针对黄阿婆近期时常唉声叹气,打不起精气神的症状,医院精神医学科对阿婆进行了心理测评,才发现阿婆已患有中度抑郁、焦虑。
经询问,医生才了解到黄阿婆的“心病”之因竟是带娃。
据了解,黄阿婆是武汉人,去年来到广州帮忙带孙子。平日陪娃睡,自己睡得并不安稳,由此累坏了身体。加上总担心孩子的健康、有时因带娃分歧被媳妇埋怨几句,自己思虑过多又无人倾诉,长期下来引发了精神疾病。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带孙子是人生幸事,但现代社会越来越不是如此。
实际上,对于老年人来说,带娃透支体力,甚至造成抑郁,黄阿婆并非特殊个例。
早前就有调查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正在逐年增加,而其中约三至四成是因带孩子引发的。而让老人家郁闷、让娃父母苦恼的根源,就在于两辈人育儿观念上的代际隔阂。
网友@茜茜d妈妈分享了自己和婆婆一起带娃的经历,直呼“比带娃更累的,是与老人一起带娃”。
我:妈,您换的这个尿片不是刚洗澡前取下的吗?
家婆:是啊,才湿了一点,还能继续用。
我:……
我:小宝不要经常抱,闹就让他闹下
家婆:这么小的孩子,要抱的,你看楼下那些小孩都是抱着的。
(从此,我小宝一睡醒就要人抱)
除了“养”的方面,在如何教孩子上,各持己见的两代人也少不了斗智斗勇。
据彭城晚报报道,徐州市一名何阿姨就曾因孙女的教育问题和儿媳闹翻,跑向媒体哭诉,表示自己在家中感受不到任何“温暖”和“幸福”,有的只是“负担”和“压力”——每天的